您的位置:首页 >看点 >

我国的经济体系为什么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哪年开始哪年结束的?

2023-01-12 13:37:54 今日热点

首先,我国一开始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1)无法应对大量新技术的涌现,新技术的特性之一就是不能准确预知,在其产生乃至成熟之前,很难将其纳入经济计划,需要等到下一轮计划制定时才能考虑其应用,故而会导致伴随着大量新技术的涌现,计划时刻进行调整,而时刻调整的计划是无法执行的。(2)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性需求。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整体划一的需求容易满足,可是却无法满足变化的需求,但是社会成员的需求却是个性化的、多样化的。(3)消除了竞争和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故而我国的经济体系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哪年开始哪年结束的?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到1984年11届3中全会后结束。

1.算力不足。经济和生态系统一样,非常复杂,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计划经济委员会无法计算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诸多细节,导致经济的很多方面是空白,资源不能有效分配,。尤其是遇到随机事件undefined(非常常见)时,预先计划的经济无法应对。

2.缺乏竞争导致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新技术由于没有做入计划,无法立即投入生产。由于薪酬分配和生产能力严重脱节,工人之间竞争意识淡薄,大家都开始混日子,效率进一步降低。

3.限制个人自由。被计划的经济必然是一个较为简单,丰富度低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下,个人只能沿着经济计划开展生活,无法在计划以外合法的发挥个人选择。进一步说,限制经济选择必然会导致限制人生选择,孩子的未来不再充满无限可能性,而是只能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选择仅有的几条既定路线。这种限制注定了计划经济的失败。

4.腐败。人性是贪婪限额的,高风亮节的个人有,但是作为群体则必然贪婪。经济计划工作不能指望那么几个清廉的人去做,而是要依靠整个团队协作。这其中的关系、人情、贪婪、腐败,最终会导致经济计划成为一部分人的工具。

5.矛盾集中。任何经济行为产生的问题,比如商品质量差造成的纠纷、工人薪酬低造成的罢工、供应不足导致的短缺,矛盾都将集中在当权者处,都要由当权者背锅,最终当权者自顾不暇,完犊子。

标签: 我国的经济体系为什么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哪年开始哪年结束的 中国计划经济的确立与结束时间 计划经济被淘汰的原因


        
精彩推荐